1992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采访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时发现,和同龄的日本孩子相比,中国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缺点,比如独立性差、不能吃苦、没有环保意识等等。他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中曾担忧,中国孩子是日本孩子的对手吗?当时这篇文章引发了持续几年的全国大讨论。
2006年年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再一次给了我们在国际视角下,审视中国学生十几年来变化的机会。为此,本报专访了这一研究课题的组长之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
记者:最近刚刚发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您在这次调查中有什么意外或印象深刻的发现吗?
孙云晓:确实有几个发现让我们颇感意外。这次调查显示,中国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投入是4个国家中最低的。这和我们的日常经验正相反。中国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日常生活中通常是孩子所有的要求,父母基本上都会在第一时间满足。可是,孩子们却认为,父母给他们的投入并不多。我们分析,孩子们期望得到的应该是,父母多样化的关怀和综合投入。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父母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关怀比较少。
记者:精神层面上的关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孙云晓:比如,中国的父母把孩子当大人看的比例最低,中国的父母表扬孩子的最少。我们经常在国外的电影上看到,学校的运动会或集体活动,父母即使请假,也要亲临现场给孩子加油助威。可是在中国的学校运动会上,很少能看见家长的身影。此外,中国父母并不鼓励孩子参加过多的课外活动,而是希望孩子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中国父母提问频率最高的几个问题是:作业做完了吗?怎么这么晚才回家?跑哪儿野去了?和谁出去的?男的女的?时间长了,和孩子的沟通必然会变得乏味。这也就难怪,中国孩子普遍感觉,和父母在一起不快乐。
记者:您写的一系列文章,包括《夏令营中的较量》和《千年警世钟》,都在抓住每一个机会对比中日两国的教育理念和两国青少年的特点。那么在您看来,经过了15年,中日两国学生在本次调查中有哪些变化值得关注呢?
孙云晓:我在这个研究报告中,把中国和其他国家学生的对比总结成了“四强四弱”的特点,即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幸福感强,纪律性强;实践能力弱,自主能力弱,亲子沟通弱,休闲娱乐弱。
其实,在2000年我到日本参加两国青少年登山探险活动时就发现,中国的学生不比日本学生差,中国学生也不缺少自信心。自信、上进,一直都是中国学生的优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迅速完善,学生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这些变化都无形中增强了中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让中国学生感受到生活很幸福,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相反,日本近年来,大中学生的上进心很成问题。在日本,每年只有52%的学生愿意上大学,大概能录取50%。可能是因为录取率较高,导致学生们在大学里生活懒散,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学生都面临教育荒废的问题。
中国学生竞争激烈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调查发现,在4个国家的学生中,中国学生最不甘于平淡,最不满足于过普通的生活。我们在讨论时一致认为,这不仅和升学压力有关,和我国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日本,甘于过平凡生活的观念相当普遍。日本的中学,经常把社区里的普通人请来给孩子们讲课。学生们在吃饭之前,要向厨师鞠躬表示感谢。大家对普通的职业都怀有感激和尊敬的感情。
中国的学校显然缺乏类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却不注意脚下该怎么走。能站在学校讲台上的,不是教授、专家就是学者、官员,虽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