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60%小学生赞同考试升初中
文章来源:红网 更新日期:2005-11-3 点击数:

  曾经看到过各地一串有关“六成小学生”的新闻:六成小学生为成绩而烦恼、六成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六成小学生暑假索然无味、六成小学生表示“喜欢”自己、六成小学生有龋齿、六成小学生缺维生素B2……如今,出了一个“六成小学生赞同考试升初中”,更让人揪心。

  10月31日《报刊文摘》上两则新闻有关学生成绩:一是转摘《北京娱乐信报》10月26日的报道:半数学生反对公布成绩,日前公布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调查”显示,赞同“成绩是个人隐私,不应该公布”这一观点的中小学生达50.1%,尽管没有达到六成,也是五成以上了。二是转摘《北京青年报》10月26日的报道:本为减轻小学生负担的免试升初中,目前却遭到了六成小学生的不认同,全国这一比例超过了63%;数字来源是同一个调查。五成以上学生反对公布成绩,显然表明对考试分数缺乏好感;与此存在“表面矛盾”的是,六成多的小学生赞同通过考试选拔升入初中,似乎是得了“考试依恋症”甚至“考试迷恋症”。

  对考试的“依恋”甚至“依赖”、“迷恋”,实际上是对教育公平的期待与呼唤。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资源要素的优劣相差很大,不是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当然就会导致配置的不公不良。资源要素配置不公,往往还导致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公,“明争”变成了“暗斗”,必然会使一些学生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失去公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小学升初中,考还是不考,这是一个制度设计制度安排的问题。如果恢复选拔考试的方式,那这个从小到大的“考试链”就很完整了,还真像科举考试一路都要考考考。这在废除科举考试一百年的日子里,可以说是无法想象的。

  物理学家杨振宁最近谈到中美两国教育哲学的不同: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哲学是注重训导,美国的教育哲学是注重启发(见10月24日《科学时报》)。训导教育与启发教育的不同,导致了对考试依恋程度的不同。训导需要用考试来检验结果,考试又成为训导的一种手段。而以启发为特征的教育哲学,并不迷恋考试,却创造了美国的教育奇迹。美国从独立建国至今,不过区区两百多年,一跃成为世界教育的超级大国,获诺贝尔奖最多的是美国人。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多用右脑可提高孩子记性

  • 专家提醒 深秋防小儿哮喘

  • 城乡家庭背负教育投资重压

  • 圈养不可取 应野蛮其体魄

  • 重点班背后是应试教育大棒

  • 白领妈妈美腹“全天候”

  • 主持人李静产后塑身秘方

  • 芭比娃娃含致癌成分可能损害人体

  • 儿童虐待小动物家长应警惕

  • 八成儿童对学校事务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