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蛙脚之痛的反思 |
文章来源:时代商报 更新日期:2004-11-17 点击数: |
11月16日《新京报》报道了“湖北鹤峰311名孩童‘蛙脚’之痛”事件,湖北省鹤峰县卫生局日前初步统计出,仅其所辖中营乡就查出311名儿童,由于臀部多次注射、过量使用苯甲醇,导致患上臀部挛缩症,即俗称的“蛙脚”或“排腿”。但由于当地公共医疗经费所限,目前大多儿童没能得到治疗。
孩子们肉体和心灵承受的创痛,更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之痛。发生如此大面积的公共医疗事件,持续了十几年,孩子们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我们有必要反思:问题都出在了什么地方?
综观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笔者发现,有几大缺陷是此次医疗事件的始作俑者:
缺陷一: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依然十分差。据报道,在湖北省鹤峰县中营乡,311名患者基本上只在中营乡中心医院就过诊,几乎没有到别的地方打过针。暴露出了农村医疗机构的数量严重紧缺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患者与医院争议的焦点,即当初打针时苯甲醇用量到底是多少,医院却拿不出当年的病历来。根据中营乡中心医院院长的说法:“按规定患者的病历是要保存15年以上的,但由于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一般都不是专业的,有的年龄还比较大,经过培训就上岗了,都不会写病历或者没有写病历的习惯,以前的病人都是没有病历的。”把患者的性命交给只经过短期培训、不会写病历的医生,患者的安全怎能得到保障?
缺陷二:患者间信息沟通能力差,政府卫生部门信息发布十分迟滞。而后者正是导致同样问题在当地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根据记者的调查,患者家长几乎都表明了一个观点:“十几年来,大家都只知道自家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有问题,没有人知道外面还有多少孩子有问题。这与大家居住分散,缺少交流不无关系。”如果说家长间沟通不顺畅,是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的,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为什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在有能力掌握地区宏观病情信息的情况下,一直让同样的问题持续了十几年,而没有及时地向当地老百姓公开信息,尽早寻求解决的办法呢?这让我想起年初的阜阳“假奶粉事件”,“大头娃娃”已经十分严重了,当地的卫生部门却熟视无睹,能捂就捂,能盖就盖,如果不是来自外部的力量推动,恐怕直到今天,问题还没有被揭示出来。这样深刻的教训难道不值得吸取吗?
[1] [2] 下一页 |
|
上一篇文章: 不参加补课老师强行换座 下一篇文章: 离异母亲学生卡上拒填离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