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分数还是为了孩子 |
文章来源:人民网 更新日期:2004-11-12 点击数: |
《杂文选刊》第11期上刊登着这样一幅漫画:有位深度近视的女老师,双手推着“为了分数”的石磨,沿着时钟磨道打转,身后跟着一群学生。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应试教育”的形象写照。
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位学生家长说:“小孩子天天从鸡鸣忙到鬼叫,我们做大人的当然要在旁边陪着,累得我们受不了。”从调查中获悉,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部学生一般早上7点之前到校,每天上8堂课,一些学校周六也用来补课。学生除了要做好课堂练习,还要完成名目繁多、面广量大,且有一定难度的课外作业,用学生的话来说,等于天天考试。为了完成作业,不少学生每天熬夜到十一、二点。至于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之重,那就更不用说了。缘何如此?个中原因人人皆知。
过去有这样的说法: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家长的前程。这种说法至今是否还有市场,则很难说。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不说“应试教育”回潮),不是哪一所学校、哪一个教师的责任,而是招生体制弊端带来的必然结果,现在何止“一分压万卷”,多一分少一分是涉及到少缴或多缴几万元钱的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将来考上一个好学校?我非常佩服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但不赞成额外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因为这是违反教学规律的。教学是一个既体现教师的活动(教)又体现学生活动(学)的二者合一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锻炼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他们的认识和创造能力。学生要刻苦学习,本无可厚非,但总得有个度才是。如果把学生捆绑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整天让他们在书山题海中跋涉,脱离实际,脱离社会,不仅使思想道德教育摆不上应有的位置,久而久之势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其实,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的“减负”问题。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各校要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一定要规定九小时睡眠时间。要下一道命令,不要讨论,强迫执行。”(《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在1982年、1987年和1988年短短几年间,邓小平同志先后三次指示教育部发文,为学生“减负”,并强调这是培养“四有”新人的一项重要举措。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1] [2] 下一页 |
|
上一篇文章: 感冒患儿多可别乱吃药 下一篇文章: 传统小人书能否挑战动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