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拿什么来感动我们的学生
更新日期:2005-7-15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人们都说这生活百味,世间百态,可这教育,也有数不清的苦辣酸甜痛,形形色色,熙熙攘攘,勾勒出一幅教育百态图。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全国热播后,各级教育部门认为这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方式,要求各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并开展以“感动”为主题的弘扬民族精神的征文活动。本以为这个让整个民族动容的“精神品牌”,一定会在我们的学生中产生震撼效应的。但是,我班学生观看时自始至终却没有一个是含着眼泪的,大部分神情茫然甚至是一脸麻木。我们的学生怎么了?这群80年代成长起来的高中生!难道《感动中国》不够感动吗?记得在首播时,我是含着眼泪陪着泣不成声的爱人看完这个节目的。“总有一种精神,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沸腾国人热血的女排,跨越12秒91的刘翔,党的好干部任长霞、牛玉儒、孙必干,九死一生的英雄梁万俊,刀尖上舞蹈的明正彬,自愿深入大山支教的徐本禹,为母捐肾的田世国,为人民作出伟大贡献的袁隆平、桂西恩,他们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了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然而他们却感动不了我们的学生!

  当我问起学生“你们身边有哪些人和事令你感动”时,我只感觉到学生们想了好久好久,才有人在底下低声地说:“好久没有被感动了。”也许是学生们被现行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过度竞争和过度物质化导致其不知“感动”为何物。于是,我便引述了敬一丹诠释“感动”时的一个故事:什么是感动?我问过一个小女孩,她说有一天放学晚了,出门一看,姥爷还在寒风中等着她,他已经等了一个多钟头了,那个时候挺感动的。可见感动是多么平常却又是多么打动人心。但是有学生却说: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有何感动?一脸的不屑!学生的表情让我看到了一种可怕的冷漠,更让我生出一种深深的忧虑。

  这种忧虑,绝非偶然。这是前不久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执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当学生读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老师们感觉到学生就是读不出为作者感动的激情出来。正如评课时一位教师说,他已经不知道拿什么去感动他的学生了。因为像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史铁生的《合欢树》等这样感人至深的课文他在备课时就已深深地被感染、被打动,没想到在上课时学生却丝毫不为之所动,甚至还惊讶于老师为何要如此激动,以至于到泪光莹莹、声音哽咽的地步?老师们为学生如此表现而揪心和焦虑着。

  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沙化的年扩展面积为3436平方公里,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因为沙漠化正在不断地吞噬着我国已不多的耕地。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但是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学生情感冷漠,缺乏关爱和激情,不知感动为何物的异化现象将比土地的沙漠化更为可怕啊!毫无疑问,我们的学生出现的是极其严重的情感沙漠化问题。这一问题将使我国面临的危机比生态危机更为严重。在情感的起起落落中,当全社会正赋予“感动”以更多更深刻的内涵时,我们的学生却沉溺于生活高度物质化的浮躁纷繁的世界里;当整个时代都在弘扬民族精神时,我们的学生内心的情感正在悄悄地缺损;当我们全体上下都在倡导奉献爱心来感动中国的同时,我们的学生却正在慢慢销蚀着对爱心绿洲的感动。

  为《感动中国》发出一声感叹:拿什么感动你,我们的学生。

  品:的确,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不会感动,但不知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感动?你有没有拨动学生的心弦?而至于舒婷、杨绛和朱自清、史铁生等大家的文本,学生没有丰厚的人生体验自然理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