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午,在由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组织的“关于青羊区教育局拟取消三好评定”听证会上,50多名到会的家长、老师和学生等代表一致通过取消“三好学生”称号,青羊区也成为全国首个宣布取消“三好生”的地区——
“按照传统的三好标准,张海迪恐怕永远也评不上三好生,因为她的身体不好!”5月17日,在由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召开的是否取消“三好生”评选的听证会上,与会
各方针对“三好生”评价标准提出,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公平发展的需要,应尽快通过建立新的优等学生评价体系,并替代目前流行的“三好生”评选。
在经过广泛调查和举行听证的基础上,成都青羊区教育局在听证会上宣布,将于今年9月1日在全区所有学校全面取消“三好生”的评选,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套适合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利于由精英导向转为公平导向的学生激励制度。
对此,有关教育专家给予了正面肯定,以建立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的学生评价体系替代传统的“三好生”评选体系,体现出“成都教育的巨大进步”。
评价不完善性渐显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徳、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就是老师、家长及社会公认的好学生,而这也是实行长达半个世纪的评选“三好生”的惟一和全部标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标准”的不完善性已渐渐显现。
连日来,记者就此走访成都部分中小学校,不少校方负责人明确表示,“三好生”的评价标准已远不能适应以倡导公平为内容的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他们一致认为,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而言,对他们“优”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不可简单地划定在“三好”范围内。
成都红碾小学校长姚敏说,传统的评选办法要求学生面面俱到,而新时期的教育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对他们单项突出的地方应该给予肯定。事实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公徳意识、环保、实践能力等,也是应当被重视和加以培养的重要方面。
成都一位教育专家则指出,“三好生”的评选本身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它是由成年人和上级部门制定的评价标准,多数情况下没有学生、家长的参与。同时这种评价标准近乎在选“完人”,用于小学生显然并不适合。
在她看来,“既重视个体差异,又重视个体努力”的评价体系才是可选择的。
一位叫张玉的家长更是直言不讳,按照传统评选“三好生”标准,残疾孩子、智残孩子就不能评上“三好”,这种显然有失公平和不完善的评选标准应该改变了。
变味的“三好”评选
实际上,一段时间来,三好生的评选开始与升学紧密相联在了一起。
据悉,按照成都市今年出台的高中招生规定,获市(地)级以上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可加20分投档审录;获区级戓市直属单位表彰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可加15分投档审录,这无疑对广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而同时,由于“三好生”评选掺杂进了太多的人为因素,其变味也就在所难免。
今年4月,成都某小学一个即将小升初的女生,自认她的综合能力强于另外两名参与评选“三好生”的同学,但到最后投票时,却因种种原因而落选。
这名女生为此痛哭一晚,并埋怨自己的母亲:“别的同学妈妈爸爸为评三好拉关系,都在请这个那个同学吃饭,有的还在私下找老师!你们真没用!”
本身就在教育部门工作的一位刘姓家长告诉记者,中小学校“三好生”的评选控制权基本为老师所掌握,评选在某些时候不是出于他们的偏爱就是看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远近决定,更有为了让自己孩子当上“三好生”,不惜送礼“贿赂”老师的家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