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神童”本色(图) |
更新日期:2003-12-15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
接受采访时,在小学就连跳两级的胡笛有些害羞。文/本报记者张立力 重庆教育学院老师张国强表示,被认为是“神童”、“天才”的绝顶聪明的孩子有许多许多,教育界的学者们更愿意称这些孩子叫“超常儿童”。他们是一群10—14岁的充满神奇与个性的群体,以超常智力的名义接受“超常班”教育。而超常教育提出自己的概念就是“让孩子的大脑吃饱”。 应当关注到,除了冠以“神童”的美誉和拥有超凡的才能之外,“神童”们毕竟和普通的孩子没有多少两样,他们一样有着孩子的天性、一样淘气顽皮,这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贺淑曼教授称,超常人才教育,在国外称英才教育或天才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这种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很多国家已立法保护。面对世界各国争夺人才的大战,超常人才必将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制高点,超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中国在未来世界发展中的坐标位置。 记者了解到,经有关专家测试分析,少年大学生的智商在120-127之间,可见少年班招的并非什么“神童”,而是“早慧”或智力优秀的儿童。 贺教授认为,超常人才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前者只占其中的20%,而后天的非智力因素占到了80%。超常教育的对象可以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优异者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一项优异一项中等偏上者(它不是全纳式的普通教育)。天才儿童最终不一定个个都能成为卓越人才。相反,一些没有机会到学校参加超常班的孩子,懂得教育的家长通过对孩子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孩子一样可以成为超常人才。诸多研究表明:智力中等偏上而非智力因素优异者,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天才”。 |
|
上一篇文章: 快乐宝宝新年音乐会邀您参加 下一篇文章: 隔代教育负面影响困扰家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