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显示:山东儿童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
更新日期:2003-1-13 点击数: |
人民网济南1月10日电 记者何勇报道:由山东省妇联、山东家庭教育研究会与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张文新教授共同主持、历时5年的《山东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家庭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比较研究》表明:山东省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城乡、地区差异极大,儿童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家庭收入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家庭背景因素是影响对孩子早期智力投资的重要因素:高收入家庭投资明显高于低收入家庭;高学历父母有77.6%的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投资,与此相比,低学历者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投资的仅为50%。 调查显示,有12.2%的儿童存在心理和行为异常。其中,城市、县城、农村的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比例依次为8.1%、7.8%和19.8%。农村儿童存在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比例比城市/县城高一倍还多。这与儿童的家庭环境质量、母亲的教养行为、母亲对儿童的态度关系紧密。 调查同时显示,与父亲相比,母亲群体的消极因素比较突出,急需社会的支持与关注。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育儿行为的重要因素。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感觉到的抚养压力越小,对儿童行为的支持越多。本调查还发现,在山东,母亲的学历普遍低于父亲,而且下岗职工中母亲比例(7%)远远高于父亲(1%)。这对母亲的心理与行为构成极大威胁,并直接给儿童的发展与心理健康带来较大消极影响。 [1] |
|
上一篇文章: 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平共处”
下一篇文章: 桌椅高矮尺寸长年不变 憋住今日小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