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堵住高考招生"后门"?媒体为改革支招 |
更新日期:2003-1-23 点击数: |
高考招生填报志愿的方法,北京已经试行过3种,即考前填报;考后不知道成绩时填报;知道成绩后填报。 中国青年报今天发表署名文章:现行高考填报志愿方法应该改革。文章认为,文中提出的这种改革办法可以从根本上克服以往招生办法的弊病,真正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每一个考生负责。 文章说,3种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都是在同一模式内思考问题,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因而在实践中都不能克服人们迫切希望克服的缺陷: 一、学校出现招生大年和小年,忽冷忽热的扎堆儿现象。由于考生事先不了解其他考生的申报情况,只能根据前几年各学校各专业的录取情况进行申报,所以学校报名人数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某一学校去年报考人数多,生源好,今年就可能相反,而生源的好坏多少并不能反映该校的真实水平和广大考生的真实意愿。北京某重点大学2000年在所在地北京竟然出现报名人数低于计划录取人数的情况就是典型实证。一些学校为了应付生源变化,不得不临时调整招生计划,使得考生在报名时所依据的招生计划失去可靠性,增加了招生工作的混乱。 二、在达到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考生上大学全靠撞大运。高分考生不一定上好学校好专业,低分考生不一定就上不了好学校好专业,使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录取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公正性。由于报名时难免出现扎堆儿情况,有些高分考生由于填报志愿时运气不好,上了较差学校或非理想专业,就干脆不报到进而复读甚至入学后又退学复读;有些上线考生被分配到自己不愿去的学校或专业,学习不努力,毕业即转业;个别上线考生甚至无学可上,使得宝贵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极大浪费。许多考生10多年苦读和填报 [1] [2] 下一页 |
|
上一篇文章: 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文史类优秀中学生冬令营开营
下一篇文章: 四川省政协委员提议 废除省级三好生高考加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