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育儿要准确把握奖励与惩罚
更新日期:2006-1-12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3岁的小华,特别喜欢扮鬼脸。他先用两只小手捂住脸蛋,然后兴奋地喊着:“妈妈,快来看我。”只见他迅速地用食指扒开下眼皮,再把小指伸进嘴巴里,样子十分不雅。由于比较逗趣,所以,每次小华一扮鬼脸,妈妈就说:“难看死了!”然后是一连串的笑声,再用手轻轻拍小华的脸。而且,每次客人来,妈妈就诉苦说,小华很爱扮鬼脸丑死了,小华听到就马上做出鬼脸,于是大家都笑成一团。妈妈却又抱怨,每次叫他不要做,他都不听。

  王西由于工作十分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陪伴4岁的女儿小君,所以只要有新玩具或糖果上市,就尽量买给她,希望她能快乐。可是最近,只要她周末因工作而外出,小君就哭闹得厉害,甚至摔玩具、丢糖果,妈妈忍不住骂她、打她,她反而不闹了。可是妈妈一走,小君就又哭了。到后来,周末只要看到妈妈不和自己玩,而要外出办事,小君就哭,妈妈不得不多停留,好处罚她。

  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家庭中都出现过。也许有些父母感到很无奈。其实,仔细分析便能看出,这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混淆了奖与罚。小华的母亲虽然不希望小华有不雅的举动出现,但是他扮鬼脸的表现,并没有得到母亲即时的制止,反而得到更多的注意。于是,别人的关注就变成幼儿行为最好的奖赏。至少,这个年龄的孩子会这么认为。小华怎么会舍弃、停止它?

  而小君的情况,是因为母亲工作忙,因此希望以物质的给予来弥补对小君平日的疏于照顾,但是她忽略了小君心理真正的需求:想和妈妈在一起。对她来说,买更多的新玩具则意味着孤单寂寞、亲子分离。所以,小君就会用哭闹来吸引妈妈的注意,争取亲子相聚的时间。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多半在幼儿期定型。运用奖励和惩罚的目的,在于增强孩子的好行为,减少孩子的坏行为。当然这种好坏行为表现的评判,每位父母是有不同的标准的。专家为我们设立的原则是,使孩子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社交人际关系,对环境有更好的适应性。

  是非善恶的社会规范,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学会的。但是,孩子有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却是由父母间接鼓励而增强的(如小华的例子)。因此成人的态度与智慧相当重要。虽然奖励和惩罚的原则大家都很明白,但做得好的确不容易。何况什么才是恰当的奖惩方式与时间,更是父母较难把握准确的。

  适当的奖励

  奖赏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多赞赏别人,会使我们彼此之间的生活更快乐。对待孩子也不例外,具体的称赞他们所表现良好的行为,孩子也会从中得到一些成就感。因此,父母要多花时间注意孩子的行为,给予恰当的回应。因为大人对孩子外在的(尤其精神的)支持多,孩子就会有做得更好的动机。至于物质的鼓励,倒是其次的了——

  ·避免过度的奖赏,尤其是不要用太多的物质奖励。比如,3岁的孩子想洗自己的小袜子。对他来说,这就像游戏一样,是件好玩的事情。正确的态度是肯定孩子,“你真是一个能干的孩子,都能自己做事情了,真让爸爸妈妈高兴。再说,洗袜子也很有趣。”这样说就足够了,如果非要为此再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反而会消弱孩子从做事本身当中获得的快乐。

  ·并不是给予的奖赏越大,越能增强孩子做好事的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出于自身想做的愿望和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的乐趣,而有了某种好行为,此时如果再附加外在的物质刺激,反而会影响其内在的动机。比如,妈妈为奖励孩子多洗袜子,给孩子买光盘。等孩子再洗袜子时,很有可能是为了光盘,而洗袜子本身的乐趣已经大大减少了。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