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丽莉送7岁的女儿苔思去夏令营。可是,一连几天,苔思回到家都愁眉苦脸。她告诉妈妈说,自己在夏令营里很孤独,有3个女孩不欢迎她—她想跟她们玩,却遭到她们的冷落。
第二天,丽莉送女儿去夏令营时,在门口停了一会儿,远远地观察女儿:只见苔思热切地跑向那3个正在一起玩耍的女生。而她们只是面无表情地瞟了她一眼,就又接着玩耍。可怜的苔思,在她们身边踱来踱去,屡次试着加入她们,但都无济于事。苔思只好沮丧地走到一边,独自坐下来。
丽莉看到这一切很心疼,向女儿呼喊、挥手示意,至少妈妈的微笑可以安慰一下失落的女儿。可是,苔思此时的注意力全在那3个女孩身上……
一天下班后,丽莉去接苔思,照旧准备好听苔思诉说受到同伴排斥的伤心故事。可出乎意料的是,苔思蹦跳着上了车,迫不及待地告诉丽莉,自己交上了一个新朋友,名字叫凯蒂!很显然:苔思已经沉浸在和新朋友相处的兴奋和喜悦中了。
对于喜欢交朋友的孩子来说,苔思还算幸运。尽管起初因为3个同伴的冷落和排斥,使她感到孤独和痛苦,但她很快就拥有了一个朋友,曾经被同伴孤立的伤痛也因为友谊的滋养迅速修复。
然而,有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却一次次地遭到嘲弄和孤立。这些饱受孤立之苦的经历,常常会使他感到情绪压抑、焦虑和郁闷。
当孩子出现交往难题时,父母们能做什么?
有效倾听
倾听孩子诉说自己被同伴排斥、拒绝、感到孤独时,在给孩子意见和帮他解决问题之前,不妨问问孩子:你曾试过哪些方法?或者问问孩子的老师、其他家长,看看他们观察到的自己的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情况如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症下药地帮助孩子解决交往难题。
适时干预
深入了解孩子的交往困境后,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真的不太合群,平时应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教他一些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比如,如何判断别人的感觉,如何要求加入群体活动,怎样交朋友等,如果是同伴的问题,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以自己的力量去改善同伴对人的态度,如果能得到其他朋友的支持和友谊,那么,孩子对曾经被孤立、排斥这件事,便会淡然些。
尽量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群体活动机会
除了鼓励孩子踊跃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兴趣小组,夏(冬)令营,特长培训班,让他积极结交更多的朋友之外,对于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可在周末或假期举行以几个家庭为单位的家庭联谊会或出游活动,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获得自信,找到结交朋友的乐趣。
不要搅进孩子的交往中去
不要用成人的行为方式看待或干预孩子的社交活动。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跟同伴发生冲突,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护犊心理”,横加干涉,这样反倒会加深彼此间的矛盾。明智的做法是,在安全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解决与同伴间的矛盾。(编译/南亭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