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0%
更新日期:2007-1-12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9岁的小学生华子(化名)从四川到昆明没几天,就因吸毒被送进了昆明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近日,记者在戒毒所里见到华子。华子说:“这里不好,还是学校好,我想回家。”

  华子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母亲已经去世,父亲正在劳教,他和外公生活在一起,8岁时就学会了抽烟。一个月前,华子与外公发生争吵,于是偷了外公400元,和同村10岁的拉普(化名)一起离家出走,因听人说昆明好玩,便坐火车来到昆明。“我们走在街上,一个背娃娃的女人走过来对我们说,这个东西放在烟上抽很好玩,我就花10元钱买了一颗。”华子和拉普直到被送进戒毒所,才知道这个好玩的东西是毒品。

  记者在昆明市强制戒毒所采访时获悉,目前该所戒毒人员中有25名未成年人,其中女孩7人,男孩18人,他们中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16岁。据所里的干警介绍,该所最多时收戒过近50名未成年人,而且年龄逐渐偏小,他们中大多来自农村。

  “目前,一些贩毒分子钻法律空子,利用未成年人进行零星贩毒。为了控制他们,也让他们吸毒,让他们对毒品有依赖有需求,然后逼迫他们去偷窃和抢劫。这已成为了一种危害社会的新的犯罪手段。”戒毒所干警杨维新说。

  干警们注意到,这些年幼的戒毒者大多生活在单亲家庭,因大人监管不力或缺少家庭关爱,或离家出走流浪社会,或被人拐卖,每天风餐露宿,心灵过早成熟。记者在对10多名未成年戒毒人员的采访中发现,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假期到昆明来找亲戚玩时染上毒瘾的。

  去年2月8日,14岁的非非(化名)从贵州毕节市到昆明姐姐家玩,姐姐让他去一个朋友家里住。几天后,这个朋友让非非吸一颗海洛因,说吸了好睡觉,吸了几次后,非非上瘾了,他将姐姐给他的零用钱全交给这个朋友去买海洛因。短短一个月,他就从一天1颗变为了一天3颗,每天消费30元。去年3月8日,他被抓进了戒毒所。半年的戒毒,他说自己身体毒瘾断了,心里的毒瘾还没断。

  这些孩子告诉记者,教他们吸毒的大多是他们的老乡,是他们的同龄人或者是20多岁的年轻人。此前他们从未听说过毒品,学校也从没上过这方面的课,对毒品及其危害一无所知。9岁的华子和10岁的拉普因为年幼,在戒毒所里学习相关知识,有很大一部分他们听不懂。

  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离家出走、许久没有音信的孩子,即使干警通知了学校和家属,也没有人来接他们。

  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一位禁毒官员告诉记者,云南由于是毒品危害的重灾区,禁毒防艾的教育受到了充分重视,城乡中小学的开课率在逐年增加。但目前国内很多农村对禁毒的宣传还很少,现在各地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人员多,他们大多文化素质低,防范意识差,极易染毒。个别贫困群体因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和生活,或以贩养吸,或带毒回乡。更有部分人员成为贩毒集团雇佣的“骡子”,参与外流贩毒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公安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全国现有海洛因吸食人员70万,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3%。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农民分别占69.3%和30%。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