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谁该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负责
更新日期:2006-11-16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哈尔滨市发现部分中小学生存在着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学生走路驼着背,上课趴桌子,看书紧贴着书本……有个家长发现,她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走起路来左拐一下右拐一下,像个残疾人。家长们担心孩子长大以后形象太差(11月4日《黑龙江日报》)。这样的问题绝非黑龙江才有,留意一下中小学生写字的坐姿和拿笔的姿势,肯定会有超过一半的人不正确。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坐没坐相,走没直相,学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影响一辈子的气质与风度。这不容小觑的行为习惯,该由谁来负责?

  首先要清算应试教育的账。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没有地位的。让学生站起来朗读,管不着书拿得是不是贴在了脸上;让学生拿起笔来写作业,管不着人坐得是否端正,笔握得是否正确;让学生一天到晚在教室坐着,管不着他是扭着的、歪着的、趴着的、缩着的;让学生最后能在考卷上考出好成绩,管不着他是否被沉重的书包压弯了脊椎,是否被无边的题海淹坏了双眼。学校对学生,只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因为教师的业绩考核只看升学率、平均分,这难免使教学过程异化成了考试机器的铸造过程。我就看过一个初中快毕业的学生,写字时要将纸逆时针转动75°,身子扭得像只大龙虾,才能写字。你把他的纸摆正了,他就写不了。一问才知,小学时他与同桌闹别扭,划了“三八”线,你不碰我,我不碰你,身子一扭,拿背朝人。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落下了这个不太好改的病。奇怪的是,居然就没有老师纠正过他。其实,一考定终身,奇怪的现象背后,就有一个并不奇怪的逻辑:行为习惯既然不能体现为试卷的分数,它就没有重要性可言。

  同时,要算“以人为本”的欠账。课桌的高度是有规定的,但学生的个子是有变化的,结果,人高桌低,人只能趴着;同龄的学生有高有低,同班的课桌没有高低,长得高的学生要趴着,长得矮的学生则要耸着两肩够着。这叫以规定为本,不是以人为本。班级人数是有限额的,一旦择了校、择了班,这额就限不了了,六七十,甚至七八十人一个班,挤得课桌紧贴着讲台、紧贴着墙角,听课只能抑着头、歪着脖。这叫以择校为本,不是以人为本。为了应试,课越开越多,书越买越多,年纪轻轻,书包不堪重负。斜挎的让人斜着走,双挎的让人驼着走。为了分数,老师狠着心布置作业,学生累得撑不住,歪着坐,趴着写,也属无奈。这都叫以分为本,不是以人为本。

  家庭与社会,也要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负责,但主要的责任,还在学校与老师身上,毕竟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的。有一句几乎成了俗语的话,道出了教育者记取: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校与老师,要是无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就是无视学生的性格、命运。要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必须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负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