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帮新手妈妈抓住孩子的胃
更新日期:2006-6-6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儿童本能上具有主动独立和自主的愿望,这也是孩子的大脑和心智在不断发育成熟的一个表现。如果孩子能经常主动和独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孩子从小养成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习惯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当孩子有这方面的要求时,家长不要剥夺他们的这份“快乐”。

  让孩子越多参与厨房里的事情,他们的饮食习惯就会越良好。家长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写的《第一次做饭》的作文吧,哪一篇没有提到过“自己做的饭就是香”?所以,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参与进来。带他们去买菜,更多地接触蔬菜的原始状态,让他们联想到蔬菜做好后的样子,提高他们对蔬菜的兴趣。孩子稍大点的,可以让他们帮忙择菜洗菜,做饭时拿糖和醋、拿碗筷和饭后擦桌子等。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就让他从学着自己吃饭,拿筷子开始,家长要尽量少帮孩子夹菜。另外一个让孩子对蔬菜感兴趣的做法是让孩子帮你拌沙拉,他们会对自己创意的菜更有兴趣。

  孩子喜欢色彩、音乐

  儿童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兴趣,丰富的色彩、欢快的音乐可以让他们保持放松的精神状态,易于接受身边的事物。

  因此,家中餐厅布置颜色尽量选择红色、鹅黄色和橘黄色,使孩子感到温暖、安定、轻松,能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增加食欲。可以在酒柜里摆放一些孩子喜欢的五颜六色的玩具(注意不要让孩子能拿到),墙上挂一些艳丽的图画,孩子自己画的效果更好。使用外面带卡通图案的碗,红黄色彩的桌椅以及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如儿童歌曲)。

  营造轻松和谐的就餐环境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行为很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而且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让小孩子们在一起交流,常常会出现其中一个孩子被夸奖某件事情做得对,然后其余的孩子都会比着做的情况。所以,对孩子的行为最好是耐心引导,善于借助气氛和环境来诱导孩子。不能只有一味的说教,有时候没有策略的面对面说教还会起到令孩子逆反的效果。

  父母的饮食行为对孩子饮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父母在就餐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对饭菜的喜好,吃饭时的姿势以及全家人一起就餐时的礼节等。父母要努力在餐桌上创造轻松活跃的气氛,切忌在吃饭的过程中批评或教育孩子,因为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情和消化功能,导致孩子食欲下降。

  尽量不要强迫孩子,告诉他:“吃菜!”那么他做出的回应很可能是拒绝。可以慢慢地介绍几种新食物,在孩子愿意品尝之前,告诉孩子这种东西像他吃过的哪一种口味,这是某个英雄也喜欢的口味等等。比如,如果他不喜欢吃豌豆,你可以告诉他这是小狮子王也喜欢的。另外,不要把吃饭当作奖励的条件,如让孩子喝完牛奶后才能玩,这样反而会降低孩子对这种食物的喜好。

  偶尔发呆可让大脑休息

  成人发呆有益健康 儿童发呆容易自闭

  据《生命时报》报道,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开会的时候,聊天的时候,自己会有一段时间愣神,耳朵明明听着别人讲话,脑子却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在发呆。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冯永熙表示,发呆是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偶尔发呆无伤大雅,还有利于健康。

  成人发呆可以减压

  冯教授解释说,发呆是一种专注的无意识。它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们会突然不愿意思考,使自己停滞在一个安静的氛围里,忘记一切。会发呆的人,觉得发呆是一种享受,因为发呆的时候可以放开所有,不再有烦恼和忧愁,整个空间都属于自己的。因此,在发呆的时候,人是轻松、快乐的。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