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小学生学奥数用处不大
更新日期:2006-4-24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红、蓝墨水各36毫升,用一根滴管从红墨水中吸2毫升滴到蓝墨水中,搅拌后,再从蓝墨水中吸2毫升混合过的墨水滴到红墨水中。这时红墨水中的蓝墨水多,还是蓝墨水中的红墨水多?”如果不熟悉“奥数班”,你恐怕看不出这道颇为拗口的试题只是一道普通的小学奥数训练题。近年来,随着国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红火,各种奥数班越开越多。与此同时,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纷纷提出质疑,“奥数”究竟能否促进小学生的学习?

  奥数竞赛面对的是高中生

  1959年,首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在罗马尼亚举行,后来参赛范围扩大到全世界80多个国家。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地点在各国之间轮换。按照规定,年龄在20岁以下、尚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可以参赛。因此可以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选拔对象是各国的高中生。

  竞赛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试题涉及数论、多项式、几何、博弈等板块。正式比赛分为两天,每天做3个题目,共9小时。大约有1/12的选手可获得金牌。中国于1985年首次派出两名选手非正式地参加竞赛。到了2000年,来自中国的6名学生全部获得了金牌。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为发现数学人才做出了贡献,一些优胜者后来成为数学领域的专家。

  奥数办学热有很大弊端

  中国的数学竞赛起步较晚。1980年,中国数学会设立普及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全国的中学生数学竞赛。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奥数班开始在国内风行。在许多地区,小学获奖者可以被重点中学免试录取,中学获奖者被名牌高校争相“抢夺”。原本为尖子高中生准备的辅导班,在国内发展成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不少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就已开始接触奥数。

  奥数作为竞赛数学,其思维方式和普通数学有很大差别,奥数竞赛获奖的比率通常也很低。清华大学现在已有3年。他感觉孩子在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考试分数也从“加小灶”之前的85分上升到120分,包括能力题在内的附加部分都能答出。他为儿子的进步感到相当高兴:“这种成功的喜悦让孩子获得了更大的自信。”对此吴建平表示,国家举办奥数竞赛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和挑选数学家,而是希望给那些智力水平较高,在常规数学课堂上“吃不饱”的孩子提供一个额外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接触较权威的数学家,了解前沿的数学思想。也就是说,奥数竞赛针对的是学有余力和对数学有兴趣的青少年,能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扩充知识、提高思维水平。

  德国名校拒收奥数尖子

  与“奥数第一大国”中国相比,国外的奥数活动开展得并不红火。在德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组织是一个帮助中小学生提升对数学兴趣的组织。在各州、城市还设有分部。他们与当地的学校及数学研究所合作,开设不同等级的奥数班。而且,奥数班在德国绝不允许商业化,所以只象征性收取最多10欧元的材料费。社会上也没有辅导班。据记者了解,德国参加过奥数比赛的学生,大约在10%左右。任何学生都可以凭兴趣报名参加。一位叫安娜的初中学员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去学的,通常是每周一次或者寒暑假的一两个月上课,平时正常上学。

  那么,获得国际奥数比赛奖项的学生是否可以享受“照顾”?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母校——哥廷根大学的负责人比德斯教授说:“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而不仅仅看竞赛成绩。”奥数比赛的奖牌不足以作为一流大学免试入学的理由,反而一些小的高校把这个奖牌作为免试条件。为此,他们每年都拒收不少“奥数冠军”。比德斯教授说,虽然他本人认为奥数竞赛总体来说“利多于弊”,但是它无法测试一个人的全面能力。学术竞赛跟学术研究的差别在于,前者要求学生有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