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内教育界人士不断高喊,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导致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学校经费严重吃紧,很多村级学校已经到了维持不下去的地步。但近日记者在经济欠发达的潼南县调查时得知,该县众多私立中小学校老板依靠自己投资建校舍,自己聘请教师发工资,不向财政要一分钱,收取与公办学校一样的学费,竟然普遍盈利,并开始“吞并”当地的公办学校。
投资37万办学
2005年9月1日,潼南县新胜镇董家小学。目前,这所已经有30年历史的公办学校停止了招生。21名学生连同两名代课教师,集体转校到离这里有2公里远的一所私立小学。原来的教室已然变成了附近农民的养鸡场。
该私立小学叫新胜乡正兴小学,董家小学已经是它兼并的第四所公办小学。
2005年12月19日,记者从重庆出发,换三次车,经过近四个小时才到达潼南县新胜乡。该乡十分偏远,只有一条很狭小的公路出去,离319国道有20多公里,然后还有34公里才能到达潼南县城。这里的人和许多贫困地区一样,99%是农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在地种庄稼挣钱。
一直以来,私立学校都被认为是“贵族学校”,难道这里的农民子弟也能够缴得起那高昂的学费?
“我们的学费和公立学校完全一样。”当记者找到该校校长沈杰中时,他和家人正在修补学校操场和乒乓台,“但我们的学校是赚钱的。”
沈杰中现年已67岁,既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也是老板。他看到记者突然来访,特意回家换了一套干净的中山服。
他告诉记者,以前他是该乡教育办公室的工作人员,1998年退休后开始筹备办这所学校,2000年,学校正式建成。
这所学校花了沈杰中37万元,来源主要是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存下的7万块,两个儿子打工挣来的几万块钱,向银行申请贷款和东拉西借的20多万元。
学校占地4000多平方米,有一栋5层楼高的教学楼,操场食堂和一些教学用的黑板,课桌板凳等设施基本齐全。
投资举动被讥笑
对这位退休工人的投资举动,从一开始就遭来很多人的冷嘲热讽。他们觉得,国家办的学校每年财政拨款下来都不够开支,私人投入这么多钱完全是往水里丢。更何况当地农民大多是文盲,对国家政策不了解,以为私人学校以后不能考正规学校,大家根本不相信他,甚至把其当成违法的黑学校。
对于这些嘲讽,沈杰中并没有在意,修好学校后,他开始挖能干的教师。但在当地,私立学校还是新事物,公办学校的教师根本不可能丢了自己“铁饭碗”来打工。
沈杰中开始去寻觅年轻的代课教师。在山村,代课教师一般称为“半边碗”,一个月当时只有100多块的工资,而他出500元的工资立即招来了12个年轻的“半边碗”,但这些人大多只有初中文化。
沈杰中又从潼南师范学校去找中师生。他开出了600块/月的工资又招来8个教师。
开学之前正值7月份,天气酷热。沈杰中天天对这些老师进行培训,而且还对这些老师进行考核,最后10名代课教师因做不起小学“作业”,不合格而开销。
2000年7月份,凭借自己多年来在这里工作的信誉,一些农民将信将疑的把孩子送到他的学校。当时只有不到100个学生读一年级。
第一年就赢利
新学期开始了,沈把近100人的学生分成4个班,一个班主任只带20多个人。当时潼南县物价局考虑到私立学校困难,给他们核定价格时,允许多收15%的学费。然而沈杰中不肯多收,因为他早就计算过,与公办学校收一样的学费也不会亏。如果多收钱很多家长会选择便宜的学校,他就将没有“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