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锅连炕”晨报记者 刘蕾 摄影 据《内蒙古晨报》报道 (见习记者 漠云) 12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
匍匐在病床上的孩子们,眼含泪水,怯生生地看着前来控望他们的陌生人。本该属于他们的那张稚气十足的小脸蛋儿,如今已是面目全非几近狰狞,他们有的肢残指缺,有的肌肤大面积被烫伤,像鱼鳞一样,让人惨不忍睹。
当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以下简称二五三医院)烧伤整形科,记者见到的8个烧伤患者中,5个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就在此时,120急救车又送来一个两岁的烫伤婴儿,他们都是大面积重度烧伤。
据了解,在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包头包钢医院以及周边的一些乡镇医院,都收治有这样被烧伤和烫伤的婴幼儿。这些婴幼儿被烧烫伤的原因如出一辙——从炕上掉进与炕相连的灶上的热锅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烧伤整形科是以治疗烧烫伤出名的,据烧伤整形科邢继平主任介绍,他从1985年就发现了“锅连炕”陋习。他说,在内蒙古西部,农村里用的大都是“锅连炕”,“锅连炕”的“发病”高峰期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发病人群平均年龄在3岁以下。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西部每年至少有3000名婴幼儿掉进热锅中被烧伤和烫伤,这还不包括因家庭条件受限没有去医院治疗以及当场夭折的。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烧伤整形科,记者见到了刚住进来的小小。小小前两天刚过完3岁生日,7日就住进了二五三医院。小小水灵灵的大眼睛充满了无知与伤痛。坐在床边的姥姥更是眉头紧锁。“女儿女婿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家里只留下我和老伴两个人看着小小,谁知我出去送邻居那么一小会,小小就掉进了锅里。”据老人讲,还算这孩子有福气,锅里的水不是很热,要是开水,孩子早就没命了。
二五三医院的邢主任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发人深省的事: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一婴儿在奶奶到外面拿柴禾之际,误入热水锅被烫成重伤,经医务人员全力抢救,孩子活了下来,一家人对医护人员感激不尽。邢主任建议他们回家后把“锅连炕”改造一下,不料那孩子的家人竟说:“习惯不能改,孩子被烫伤是大人的过,那锅有啥错呀。”邢主任后来经过了解得知,孩子的爸爸、爷爷都曾掉进过锅里,祖孙三代吃过“锅连炕”的苦,竟也未能唤起他们改造“锅连炕”的念头。
令人悲哀的是,有的村里有几个婴幼儿相继掉进热锅里,大人们不去关心如何杜绝这种事情不再发生,而更多地是谈论谁看孩子尽心,哪家医院的医疗条件好、费用低。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呼和浩特近郊一些村子里新建的砖瓦房,布局仍然是“锅连炕”。
“这样的悲剧不是天灾,是人祸。如果我们多少改变一下观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说到这,邢主任有些激动。烫伤不同于其他病症,因农村医疗条件所限,致残率高达50%以上,保守地算内蒙古西部盟市每年有3000多名婴幼儿被烧伤烫伤,如果致残率按50%算,一年就有1500人成为残疾人,10年就是15000人。
烧伤致残者不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给国家背上了两个包袱:一是增加了残疾人;二是烧伤者致残后,其家庭可再申请生一个孩子,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据介绍,烧伤治疗费用是很高的,大多都在5000-10000元,3000人每人按5000元计算一年就是1500万元。
悲剧恶果
锅连炕的悲剧给烧伤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严重的是对其心灵的摧残。二五三医院烧伤整形科的邢主任向记者介绍说,烧伤者一般会产生四种恐怖症。第一种是单一恐怖症,即烧伤者对医生的恐怖由于烧伤者烧伤处巨痛,所以深恐医生触及伤处,严重者见到医生竟会大小便失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