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消除宝贝对老师的偏见(图)
更新日期:2005-5-17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对老师有偏见,影响良性师幼关系的形成。宝贝的偏见一方面来自“成见”,即“成人之见”;另一方面来自“主见”,即“主观的个人之见”。帮助宝贝消除对老师的偏见,有利于提高他的生活感受质量,维护宝贝的身心健康发展。

  驱除偏见中的成人阴影

  放学了,爷爷来接佳佳回家,老师主动告诉爷爷,宝贝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悠悠不小心在佳佳的耳朵后面划了浅浅的一小道,爷爷看了看说“没关系”,就走了。一会儿,只见奶奶牵着佳佳从家里返回来了,要求悠悠向佳佳赔礼道歉,老师解释说:“悠悠已经回家了,孩子们这么小,彼此有点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奶奶说:“明天孩子们上学来了,你得让悠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佳佳道歉。”

  佳佳很少在家里喝水,一天,老师向家长反映:“佳佳喝水有进步,是个好孩子!”奶奶就问:“你怎么喜欢喝水了?”佳佳回答:“老师‘治’我了。”奶奶接着问:“老师怎么‘治’你了?”佳佳说:“老师不让我玩玩具。”老师听了以后,心里非常委屈:天气干燥,每个宝贝都应该有一定的饮水量,佳佳怎么会把老师对她的关心爱护理解为“治”呢?至于不让她玩玩具更不知道从何说起,要么是该吃饭了,要求宝贝们收玩具,可她还想玩;要么是她想玩别的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发现老师没有帮她。但是,无论如何,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对老师有那么深的偏见,以至于感觉老师会“治”她!

  成人之见左右着宝贝的偏见

  古人言“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说什么,他们最相信,他们认识现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结论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尤其是对老师还没有完全建立权威感和信任感的婴幼儿,对家长的话更是深信不疑。他们的很多“说法”都是成人的翻版,所以有些话,家长不宜当着宝贝的面直接说。因为宝贝不可能理解家长分析问题的情景和方法,而是直接牢记了最后的观点,并简单、刻板地套用在一切情形中。佳佳把老道的“治”字用在老师身上,是对成人之见耳熟能详的结果。

  宝贝印记了来自成人的偏见,有时是家长说话不讲场合,无意中传播给了宝贝;有时是家长有意让孩子获得自己的观点,形成一致对外的格局。不管怎样,这些做法都会妨碍宝贝正确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让宝贝对老师产生了偏见,危害更大,扭转偏见更难。

  对老师产生偏见的宝贝容易导致以下的问题:

  ★产生阻抗情绪,不愿意配合老师组织的保教活动。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在幼儿园缺乏自信和勇气。

  ★潜藏家园矛盾。家长听了孩子用偏见“翻译”过的故事,对老师的误会在所难免。

  ★妨碍教师对宝贝的真正理解。偏见是隐藏着的心理活动,并支配着外在的行为,因而外人不易解读。老师解读不了有偏见的宝贝,很多情况下就不能真正帮助宝贝。

  要让宝贝远离成人偏见的污染,父母应做到:

  ▲对老师有意见,可以找个时间和地点,单独与老师交谈,避免孩子在场。

  ▲听说和发现宝贝在幼儿园可能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先不要急于在孩子面前发泄情绪,表达观点,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妥善解决问题上。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