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太痴迷于电脑游戏,还耽误了学业。现在我意识到,要在这条路上有出息,太不现实了。”昨天,家住台州黄岩区城关镇的小海同学,很认真地这么说。
还在上小学时,小海就迷上了电脑游戏。上了初中后,更是一发不可收。为了能成为“top1”(第一名),小海一有空就在“战网”上泡着;即使人在课堂,也想着游戏的玩法。妈妈担心他的学业,把家里的电脑封了起来。家里不能玩游戏,小海就到网吧、同学家去玩。学校请假制度严格,他就翻越围墙,逃课去玩游戏。长假时,他对着电脑连打三天的游戏。
小海回忆说,“三天假期玩下来,我的对手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坚持冲杀,太有成就感了。”就这样,小海的技术和装备不断升级,从当初的“菜鸟”玩到了“大侠”,还多次在省市级游戏竞技比赛中获冠亚军。
“看着自己的ID(用户名)在排行榜上遥遥领先,我常常梦想有一天,能成为全球闻名的职业玩家。”可在游戏战绩突飞猛进的同时,小海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掉在全年级的最后几名。
那么,是什么促使这位“网络大侠”决定金盆洗手呢?“这样的决定,始于一个偶然的事件。有一次,班里的电脑出了故障,我弄了很久都没有处理好,反而是一个平时不怎么‘张扬’的同学将故障排除了。这个发现,让我冷静下来,开始客观地看待玩游戏这个问题。我逐渐意识到,玩游戏毕竟不是一门技能,而且害我荒废了学业,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告别‘游戏时代’那天,‘战友’们都纷纷挽留我,可是,我还是注销了我的ID。”
小海还向记者透露了新志向,“我要在高中最后一年拚一把,争取考上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说到这里,小海孩子气地笑了。
分析
杭州团市委青少年热线资深咨询员杨迪老师认为:小海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他能够自己认识到再沉迷于游戏,就会葬送前途,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网络游戏,很容易让人产生依赖心理,把玩家死死地禁锢在很小的空间里,限制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对健康人格的形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杨老师说,她接触过不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一般都是老师不太喜欢,家长对其缺少信心的“边缘学生”。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得不到比较高的社会评价。这时候,他们一旦接触了网络游戏,在其中偶尔当了一两回的“英雄”,就很容易沉迷在这种虚幻的“满足感”中,并且越陷越深。所以,平时,老师和家长都应充分肯定这些学生,这会大大减小孩子沉溺网络游戏的可能性。
支招杭州市民政局张先生:我认为,家长要及时强化孩子对网络游戏的认识,让他更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和网络的距离。家长要常常和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日常变化,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免得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中。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王先生:我认为,孩子自己能下这样的决心,在学业上肯定会有很大进步。但是,进步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小海基础很薄弱,不可能一下子跃到前几名。所以,老师和家长不要对他有太高要求,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摆脱“网瘾”,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