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让狠话从宝贝的嘴边溜走
更新日期:2006-4-27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我踢死你!”“我揍死你!”当这些“狠话”从天真无邪的宝贝嘴里蹦出来,难免让我们做父母的听得毛骨悚然。怎样帮助宝贝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一封妈咪来信引发的问题

  一位妈咪的来信中写到:

  女儿妮妮2岁10个月了,性子比较急而且很有攻击性。我们有时让别的小朋友还击她,想让她体会一下被攻击的滋味。可是妮妮总是一边哭一边说:“我用棍子把他们打得稀巴烂!”平时一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就大喊大叫,用一些话如“你这个笨蛋!”“把你打得乱七八糟!”等等来发泄她的不满。

  这种现象常常可以见到,甚至有的宝贝比妮妮说话还“狠”,如“踢死你!”“揍扁你!”“你不想活了?”等等。漂亮的宝贝说话却这么难听,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宝贝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狠话”出自一颗无法摆平的心

  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宝贝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有两种方式: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4岁之前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攻击方式差别不大,既有可能采用踢、抓、揪、跺、打等身体攻击方式,也可能采用大喊大叫、恶狠狠地说话等语言攻击方式,4岁以后,男孩子更倾向于身体攻击,女孩子更倾向于语言攻击。

  宝贝的攻击方式和程度虽然不同,但都出自一颗无法摆平的心。当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宝贝采取什么方式自我调整心态,关系到了他的情绪智能发展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1:自己不能摆平的宝贝

  星星和辉辉在一个房间里玩,星星把汽车开得呜呜叫,辉辉想凑过来玩,星星却不让。辉辉就生气了:“你为什么不跟我玩?我要你跟我玩!”他大叫两声,星星没理他。接着辉辉开始抢夺,这一行为的意思是:“你不跟我玩,我偏要玩!我让你没法玩!”妈咪过来把辉辉抱走了,但辉辉在妈咪的身上又扭又扯。

  例2:自己能摆平的宝贝

  梦梦在玩妈咪新买的娃娃,婷婷说:“让我玩一会儿吧。”梦梦撅着小嘴说:“不!”婷婷自言自语地说:“你不跟我玩,我自己玩。”她自己玩起了过家家,自己乐得有说有笑,梦梦被她吸引走过来了,想跟她一起玩,婷婷不但没有拒绝和“报复”她,还说了一句:“跟我玩好吧!”相当于用事实“教育”了梦梦。

  如上面的两个例子,同样遭遇被拒绝的情境,婷婷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技巧要比辉辉高出许多,具有“儿童领袖”的品质,既能镇定自己也能“收拢”别人,她的快乐感和成就感自然也是辉辉所无法比拟的。

  让宝贝不说“狠话”的教育策略

  1. 接纳和关怀宝贝的不良情绪

  当宝贝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妈咪首先要做的事情是避免矛盾和攻击升级。因为宝贝完全处于非理性状态,这时候批评教育反而使宝贝的反应更糟糕。但这不意味着完全放任宝贝,妈咪可以用语言接纳他,但用语气拒绝他。妈咪蹲下来跟宝贝平静地说:“妈咪知道宝贝的心里很难过,但是妈咪不喜欢你那样说话(或踢打),我们能不能想想其他好办法呢?”宝贝能读懂妈咪的语气和表情,他从妈咪那里既得到了情感支持又受到了理性引导。

  2. 不要总是给宝贝找“替罪羊”

  宝贝遭受挫折的时候是否采取攻击的方式,与他的归因方式有关,如果他总是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向外界,他就容易采取攻击行为,而宝贝的归因方式又与家长的引导密切相关。例如宝贝摔倒了,有的家长就使劲跺地、拍桌或踢凳,为宝贝找一个“替罪羊”,其实这是暗示宝贝把过错转移到他人或它物身上以取得心理平衡;或者有的家长一味自责都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宝贝,还求宝贝:“你打妈咪(或奶奶)吧!”这时如果宝贝平静下来,说明他接受了家长的自责和自我惩罚,帮助他找到了心理失调的“替罪羊”。“替罪羊”促使宝贝形成“怨天尤人”的思维方式,宝贝在接受这个“替罪羊”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攻击,长久下去就依赖攻击来获得心理平衡。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