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据调查孩子捏造撒谎的种类并不亚于成人,包括无恶意的谎话、社交性的谎话、残酷的谎话和善意的谎话、隐藏事实逃避处罚的隐瞒性谎话,以及蓄意说谎以获利或增加威信的明显谎话。如果这还不够复杂,说实话也不见得单纯。实话虽然诚实但也可能心怀恶意,如告诉某人实情,目的就是在于想让他惹上麻烦。事实与诚实的法则相当微妙,但孩子只能凭父母的耳提面命说谎不好来主导一切,孩子学会诚实确实不简单。孩子为何要说谎?
事实说明,无论你如何教孩子,他们迟早会对你说谎。孩子愈大,谎话越多越高明,而且说谎得逞又逃过处罚,谎会越扯越多。第一次说谎心中的犹豫最强烈,还会自问该或不该,但恶例一开,原先再三思量的能力就丧失了。孩子并不懂提供错误的信息不见得就是撒谎,他们认为所有虚假的话无论是故意或无意说的,都不对。
因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特别是家里刚买来的东西,非要用手拿一拿,仔细看看,往往一不小心,就弄坏了东西,这时孩子内心紧张而恐惧心理,害怕父母的训斥和打骂,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有的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而诱发其说谎。
父母的错误导致的说谎。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如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常爱哭爱闹着不去,有些父母总爱说,今天就去一次,明天就不去了。可事实并非如此。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说谎是很正常的,无形中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说谎。另外,父母对孩子及其他人说谎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孩子说谎,父母没有及时指出来并给予批评教育,对其他人类似的情况也不表示反对,没有提出自己正确的态度。孩子从父母的态度中看不到一个是非标准,只能接受父母的态度,认为说谎没有什么不对。
自卑导致说谎。
有些孩子因学习成绩方面的原因常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在同学中也不引起注目,孩子会有不如别人的自心理。所以,孩子们有意识说谎是带有恐惧心理和企求获得表扬的心理的原因。
说谎者分几类?
撒谎者分三类:专家们已确认,撒谎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一个总问题,而是一种解决总是问题的办法。根据这种理论,把撒谎者分为三类:
一是偶尔说谎者。这类孩子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很诚实,但碰到个别情况也可能会不讲真话,有时甚至并无明确动机,只是不想让父母知道真相,却随口编出诺言。这类人是不经常说谎者,说谎时或撒谎后往往都显得表情不自然,嗓音不正常,甚至出现眨眼、摇头、颤抖、口吃等反常动作。他们的心理活动很易被人看穿,也往往易引起父母的怀疑。按照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提供的一些特别标准,他们的诺言较容易被聪明对手戳穿。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人在其一生都无法避免偶尔撒谎。从广义上讲,从不撒谎者绝无仅有。
二是病态说谎者。比起第一类来,这一类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有比例要小得多。他们往往是从第一类中进化而来的如果偶尔说谎者说谎的频率越来越高,撒谎也越来越离奇,并且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那就可能发展成病态说谎者。这些人几乎每天都要编造诺言,可以说从心理上被淹没在诺言的海洋中。他们出于某种原因,从理论上对自己不甚满意。他们往往从小就喜欢自己的形象,于是想在别人面前展现另一种较为满意的形象,最后可逐步升级至弄虚作假的地步。不过,这类人撒谎大多并没有什么很大、很明确的目的,而只是为掩饰自己、标榜自己、美化自己而信口开河。
三是社会病态说谎者。这类说谎者往往有明确目的,而且说谎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撒谎便会感觉难受。他们说起谎如一名出色的演员在台上演戏一样轻松自然,而且丝毫不会有内疚感。实际上他们已把撒谎当作一种让他们进入另一种虚假的天地的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