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文章搜索
小可人变成了“小狮子”
更新日期:2006-1-21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如何应对小可人变成了“小狮子”(13—15个月)
  小小是个可爱的宝宝。他的成长给全家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也带来了许多的“烦恼”。别的不说,他哪儿都要动动,哪儿都要摸摸,让妈妈束手无策,担心不止。怕他磕着碰着、怕他有危险。一天之中,妈妈不知要说多少次“别动”、“回来”。但小小并领情,对大人限制他的行动和自由非常不满,经常用大哭大叫来反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吃饭抢勺子、喝水抢杯子,都是家常便饭,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还让妈妈担心的是,已经1岁1个月的小小连“爸爸”、“妈妈”的音都没有,偶尔蹦出一个“拿拿”。可是,周围同龄的孩子大多都会奶声奶气地喊“爸爸”、“妈妈”,还有的孩子会说“奶奶”“大大”等别的词。妈妈好生羡慕,做梦都巴望着小小能甜甜地叫声“妈妈”。
  此外,细心的妈妈还发现,小小的脾气变了,不是以前那个小可人儿了,经常哭闹、发脾气、乱抓乱打,有时像一头小狮子,暴躁不安,闹得妈妈也为此心神不宁,情绪低落。
  分析与建议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让父母烦恼。有些问题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有些就需要家长注意了。
  宝宝的安全问题
  这是妈妈的第一个“烦恼”。随着宝宝各种能力的增长,他对周围环境的支配能力不断增强,好奇心也在增强,独立意识也有所提高,宝宝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依赖父母,甚至还会拒绝父母的关照和保护,独自地爬上爬下,总是让父母既为他的能力惊喜又为他的安全担忧,这时一个既自由又安全的“无障碍”空间对宝宝便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家长需要对居家环境重新规划,以适应宝宝能力的增长。
  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
  随着宝宝动作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他开始有了自我服务及为家人服务的愿望和兴趣。从这一时期开始,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教他学着做事。首先是从吃饭开始,教宝宝学会自己拿着勺子从碗中取饭往嘴里送,开始时宝宝可能用勺很不准确,会洒得很多,但家长仍然坚持给他机会尝试,可单独给他一个碗和勺,里面放较少的食物供他练习,这样家长仍可保证喂饱宝宝。用杯子喝水也是如此,开始杯中可少放些水,教宝宝自己端着往嘴送时,家长适当地给予帮助,以后逐渐由宝宝自己完成。家长不要因为怕食物洒得满地,或怕弄脏了衣服等而不允许宝宝学习,这样会挫伤宝宝的积极性。因为做这些事情不仅是宝宝最初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也是对宝宝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宝宝的语言发展问题
  令父母们“烦恼”的还有:宝宝的说话比同龄孩子晚。当然,宝宝开口说话的早晚也因人而异,早两个月晚两个月都属正常现象,有的宝宝甚至到1岁半才开始说话。只要注意培养,宝宝产生想说话的欲望之后,即使比大多数宝宝晚几个月开口说话,后来其流利的程度一点不比其他宝宝逊色。建议家长关注宝宝听力和发音器官有没有问题,观察宝宝能否理解语言。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许多对孩子过分关注的妈妈,凭着母爱的本能和敏感性,总是在宝宝还没说出需要什么东西之前就抢先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当孩子发现不用说话也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他也就懒得说话了。这种过度保护型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失去了许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其结果是孩子开口说话晚,表达能力差。这是许多“爱心”妈妈应该注意的。
  如果孩子什么都听得懂,就是迟迟不开口说话,那就需要语言干预了。
  干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帮助孩子建立词汇与实物或词汇与动作之间的联系。选择的词汇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偏向名词一类的,如称呼、人体五官、食品、衣物等等。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