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对孩子大有意义
张金哲:生于1920年,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名誉主委及中华小儿外科、美国小儿外科、国际小儿外科等杂志顾问。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丹尼斯布朗”金奖,为国际小儿外科最高贡献奖。
每次约张金哲院士采访,他都像老朋友一样很爽快地答应,而且替记者想得很周到,让你感觉这就是自家的长辈。84岁的张院士,如今还定期出门诊。在北京儿童医院新门诊楼的一间诊室里,趁病人还没来,记者赶紧溜进去。融在冬日难得的阳光里,听老人讲他童年的故事,感觉很远又很近:“小时候生活在海边,现在属于天津市,当时是河北省宁河县,大人们靠晒盐维持生活。当时孩子们没有好吃的也没有好玩的,过年对我们来讲是最大的节日,与平时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可以穿新衣服,吃好的,而且是管够吃。”说到这儿,张教授笑了。因为平时只能吃点容易储存的虾酱、鱼酱,春节就不同了,大人总要想办法为孩子准备点新鲜的鱼、肉。
农村一般从农历腊月廿三日小年开始,就开始筹备过年,一直到农历二月二日,都是在这种喜庆气氛中度过的,尤其是孩子,也不用干什么家务活,也不用学习。平时还可以跟着大人去赶集,买点自己喜欢的玩具,当然,玩具都是有数的了。
过年的时候,点花灯、放鞭炮,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节目。当时没有什么玩具,但孩子们会自发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大家拿着灯笼、鞭炮出来玩,也会模仿大人,过家家,重复拜年、祭祖一些活动。当时村里人不多,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出来玩,大家的集体观念还是很强的。
“我觉得以前春节有些传统习俗对今天的孩子也是很有意义的,比如祭祖、敬神、拜年,虽然其中有些迷信的色彩,但大部分对宣传孝道、了解历史、讲究礼仪还是有意义的。孩子平时学习一些,每年实践一回,很庄重、仪式性很强,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长辈、同辈,知道男女有别,虽然形式不尽完美,但对孩子们还是很有帮助的。”
说到这里,张院士非常感慨,他很怀念在农村的日子,邻里关系很好,特别是孩子,可惜他从初中开始就到天津读书了。
压岁钱用来帮助别人
胡亚美:生于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著名儿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在防治儿童贫血、腹泻病等方面多有建树。在治疗儿童白血病、组织细胞增生症等方面取得成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诸福棠教授一起主编《实用儿科学》至今已出版第七版。
胡亚美是个地道的老北京。“九一八”事变时,她正在上小学三年级。至今,81岁的胡亚美还清晰记得,第二天早晨,校长组织全校大会,告诉大家,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校长哭了,大家都哭了。这一幕,给了她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个从小喜欢安徒生童话,爱泡在图书馆的女孩,后来加入了地下党。
胡亚美的家在北京南城的一座高层公寓。一进门,温暖马上就驱散了北方寒夜的冷清。每次见到胡院士,都被她的热情、耐心所感动。一边翻看着沁着岁月气息的相册,一边听她娓娓而谈幼时过年的事:“当时过年真是不得了,挺隆重的。我们家家境不错,春节前要买半头猪,厨房的大师傅会提前准备好多现成的饭菜。有好吃的,还可以穿新衣服,孩子们当然很高兴了。大年三十,一大家子人聚会,饭菜特别丰盛,而且全家人要尽量地熬夜,一直到午夜12点以后才可以睡觉,度过两年交替的一段时间,这也预示着跨过了两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