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孩子在哭 |
更新日期:2003-6-27 点击数: 请双击滚屏阅读 |
所有的父母都遭遇过孩子的哭闹。但他们都明了这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吗?面对哭闹,他们做出的反应都是正确的、科学的和负责的吗?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所以,我们做了这期策划—— 从孩子呱呱坠地来到人世间,到他18岁成人,有哪一个孩子没有哭过,哪一个孩子不是在哭声中长大? 初生后孩子发出的第一声啼哭,高亢、嘹亮,简直是初为人父母听过的最美妙的音乐! 婴儿期孩子似乎把哭叫变成了每日的必修课,哼哼的、嘶哑的、尖锐的、有力的……各式各样的哭,弄得新父母们茫然无措、手忙脚乱:你是怎么了,我的小宝宝? 幼儿期孩子不会每天都哭了,但他们一旦哭起来便没完没了,甚而滚地撒泼,搞得年轻父母们烦躁不安,甚至忍无可忍:天,你到底有完没完?!你到底想怎么样?! 别说你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因为这种念头实在是太普遍;但普遍不代表正确,不代表科学。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持有的态度错误得令人担忧。原因在于,他们并不了解一声声哭叫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 《孩子》观点:孩子是哭着长大的 孩子用哭声来表达 对于婴儿来说,哭简直就是他们掌握的惟一的语言。他们哭的时候,多是在向你求助:尿片湿了!肚肚饿了!口渴了!困了!光线太刺眼啦!唉—身体有病了…… 满周岁了,慢慢会讲话了,但孩子还是会经常使用这种语言。原因是他们习得的语言和词汇还太有限,还不足以表达他们内心的挫折感—2岁以前的幼儿因为自身能力的低下,很容易觉得无能为力,加上控制情绪的能力还很差,于是只有哭个不停。 再大一些,情况发生了变化。孩子仍然时不时使用这种语言,但用意却比以前复杂了不少。比如,和小朋友吵架时用来表达愤怒;打雷闪电时用来表示恐惧;妈妈要出差时用来表示依恋;得不到心爱的玩具时用来表示要挟;…… 不管代表的是什么,不管这内容是否合你心意,但请相信一点:孩子不是大人,孩子不会空穴来风、没事找事—他在很认真地跟你“说话”,你总得同样认真地倾听吧? 孩子在哭闹中成长 除了表达,哭泣还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不论是生理,抑或心理。 从生理上讲,适度的哭闹可以提高其身体机能。研究显示,新生儿睡眠时的呼吸率为32.3次/分钟,哭闹时则达到133.3次/分钟。显而易见,新生儿的哭有利于肺泡的充分扩张;哭还会伴以手脚的舞动,四肢和心肺机能因此得到锻炼。这,可能是孩子一生中最早的健身了。 从心理上讲,可以学习的就更多了。知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学家Erik Erikson认为,婴儿可以通过哭叫唤起和招来主要的照护者母亲的注意,从而学习信任感和安全感,产生幸福的感觉。 此外,学会宣泄和及时地清除因各种伤害造成的负面情绪,学会逃避和转移对陌生事物、环境的恐惧,学会向同龄的小朋友表示愤怒,进而了解对方的愤怒,进行最初期的人际交往;学会向父母亲表示抗争,同时试探出他们管教自己的最后的底线……这一切,都需要时不时借助哭闹来完成。从这个角度上讲,哭对于孩子的价值不亚于呼吸与心跳,既是他们必经的阶段,更是他们成长的课程—做父母的,又怎么可以剥夺? 没有孩子不会哭闹,没有人不是在哭声中长大。所以,面对哭叫的孩子,倾听他们,理会他们,引导他们,满足他们,是每个家长应有的态度。孩子是在跟你交流呢!不要慌,不要烦,更不要怕:因为,如果你的孩子从来从来都不哭,那才是真的可怕[1] [2] [3] [4] [5] 下一页 |
|
上一篇文章: 这个孩子健康吗 下一篇文章: 别让宝宝“偏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