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宝贝现在是不是正对小兔子、小狗或者其他毛茸茸的小动物特别感兴趣?作为父母,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给宝贝们一些重要的人生课程。
已经在动物园玩儿了一天了,3岁的嘉嘉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又回到金丝猴的笼子前,那么痴迷地看着,“妈妈你看啊!小猴子在吃奶呢!”嘉嘉看着、叫着,可兴奋了。此后的几星期,小家伙的脑子里一直都想着他的金丝猴,不断地询问着关于金丝猴的问题:他们在哪儿睡觉?他们每天都吃什么东西?它也喝汽水吗?那小猴子为什么能爬得那么高呢,它是怎么爬上去的?……
其实从孩子更小一些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被“小动物”激起了好奇和兴趣:小宝贝会喜欢玩动物玩具,喜欢听关于小熊或青蛙的故事。但是到了两三岁,孩子的感知和认识能力都有所发展并在继续深化,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真实生活中的那些动物的特征和行为上,并且能够从中得到无限的乐趣。
孩子们之所以会被小动物所吸引,是因为他们看到小动物在有些方面跟自己是一样的,比如小老虎也会吃奶、小猴也会让妈妈抱着,而又有很多地方是与自己不一样的,比如绵羊吃的是树叶或者杂草、大象的鼻子怎么那么长!孩子们还会特别对动物灵巧迅捷的跑跳蹿蹦等动作,以及稀奇古怪的叫声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
如果你的宝贝也正处于这个时期,父母们最好在鼓励并和孩子一起享受这种发现、认知的乐趣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孩子此时对于小动物的这份痴迷或兴致,引导孩子从小动物的世界里学习一些东西。
激发孩子的提问精神
“妈妈,你看!小青蛙!”“小青蛙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为什么青蛙是绿色的?因为这是他的保护色,当它藏在荷叶中的时候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了!”“哦……”乐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他的眼睛的那么大,为什么呀?”
当你带孩子去动物园或者宠物乐园,或者走在院子里看到了邻居家的猫、狗,看到了树上的小松鼠、池塘里的金鱼时,你要鼓励并引导他向你提出一些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小鱼能够生活在水里?”“你发现小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了吗?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要帮孩子把关注点不仅仅停留在“青蛙是绿色的”上面,而是“青蛙为什么是绿色的”。不要觉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太高深了,担心孩子会听不懂。没关系,你的重点不在于让孩子真正理解那些“为什么”的内容,而是让他逐渐懂得,凡事背后都有个“为什么”,教会他养成提问的习惯,培养他的问题精神。如果孩子问你的问题,你也一时不知道答案,那么你最好能够和他一起到书中去查找资料,得出答案,这样还能够培养孩子自己寻找答案的精神。提问和解决问题,其实是学习的最根本途径。
教会孩子善待他人
亮亮拿着爷爷新给他买的充气锤子,可高兴了!连最心爱的维尼熊,也被他翻了出来,用气锤子一通乱打。爸爸对他说:“你这样打他,小熊多疼啊!给他揉揉吧!"这样一想,亮亮也心疼小熊了,马上把维尼熊搂在了怀里。
当倾心于小动物的孩子总是会和他的这些“小朋友”有一些特别的亲近。父母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来教导孩子如何体会一些情感、了解如何善待别人。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或者是有伤害的,他们好奇地揪了猫咪的尾巴,其实只是因为喜欢它的尾巴或者想看看揪了它的尾巴会发生些什么,孩子自己当然不能体会猫咪的不愉快。这时父母们就要耐心地跟孩子解释他的这种行为会让小动物不舒服不高兴,告诉他如果你抚摸猫咪的背,它就会安静下来并觉得愉快。家长要利用这种情景来教会孩子去体
[1] [2] 下一页